五壘島灣海域COD分布特征及動態變化
來源:http://www.amormio929fm.com/ 作者:餘氯檢測儀 時間:2019-07-22
摘 要:根據2012年―2014年5月、8月、10月對五壘島灣的調查數據,分析了該海域COD的分布特征及動態變化。結果表明:該海域近3年COD含量介於0.49~2.57 mg/L,平均值為1.22 mg/L;空間分布上,呈現出由北向南逐漸遞減以及近岸水域含量大於遠岸的變化趨勢;年際間表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汙染指數評價表明,COD汙染指數介於0.16~0.93,平均0.41,均達到國家II類海水標準,未出現超標現象。
關鍵詞:五壘島灣;COD;動態變化
五壘島灣位於文登市南部海域,是文登市主要的養殖區域,也是周圍養殖池塘的主要水源,直接流入該海域的河流有母豬河和昌陽河。近年來,伴隨著南海新區的大力開發,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的排放量也逐漸增大,使五壘島灣海域的生態環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COD 是反映水體有機汙染狀況的有效指標,也是我國政府衡量水體汙染減排的主要因子,COD值越大,說明水體中有機汙染越嚴重[1-3],然而對該海域COD的研究較少。本文根據近3年的調查數據,闡述了該海域化學耗氧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動態變化,為了解和掌握五壘島灣海域的水質質量狀況,促進文登沿海漁業水域水質質量的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對於今後研究該海域的環境汙染通量及富營養化防治具有參考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海域及站位布設
2012年-2014年的5月、8月、10月在五壘島灣養殖區的7個站位各采樣一次,共計9次。采樣站位分布見圖1。
1.2 樣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水樣的采集、保存、運送、分析都嚴格按照《海洋監測規範》(GB17378.4-2007)執行[4]。化學耗氧量含量測定按照我國國家技術監督局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17378.4-2007海水監測規範第4部分:海水分析方法)進行,調查區域根據國家《海水水質標標準》[5](GB3097-1997)中限定的II類海水中 COD 含量 (3 mg・L-1),采用單項指數法(P=C實/S標)評估調查區域水體中COD汙染程度。
2 結果和討論
2.1 COD的含量及區域分布特征
2012-2014年間,五壘島灣海域水體中COD含量變化幅度在0.49~2.57 mg/L,平均值為1.22 mg/L。該海域位於沿岸一帶的站位(W01、W02、W06和W07)COD含量較高,平均含量在1.23~1.45 mg/L之間,低值出現在遠離海岸的站位(W03、W04和W05),COD濃度均低於1.2 mg/L。由此可見,五壘島灣海域COD的含量分布有兩個特征:(1)COD含量由北向南逐漸遞減;(2)近岸水域的含量高於遠岸海域。主要原因是母豬河和昌陽河等徑流影響以及工業排汙和沿岸生活汙水排放所致,以W01站位和W07站位受影響較為明顯W03站位一帶水域離岸較遠,水體流通好,COD 的含量相對較低。
2.2 COD含量的季節差異和年際變化
2012年春(5月)、夏(8月)和秋(10月)季五壘島灣海域COD含量分別為:0.78~0.97 mg/L(平均091 mg/L),1.06~1.26 mg/L(平均1.15 mg/L),070~1.28 mg/L(平均0.99 mg/L)。2013年同期五壘島灣海域COD含量分別為:070~1.33 mg/L(平均0.97 mg/L),0.96~152 mg/L(平均1.27 mg/L),1.12~1.52 mg/L(平均1.34 mg/L)。2014年同期五壘島灣海域COD含量分別為:1.92~2.80 mg/L(平均2.28 mg/L),0.49~0.95 mg/L(平均064 mg/L),103~1.93 mg/L(平均1.43 mg/L)。三個季節相比,2012年夏季海水COD的含量明顯比春季和秋季高,查閱資料發現,2012年夏季降水量大,由於徑流作用,沿岸的汙水和懸浮物質向該水域遷移所致;2013年海水COD含量秋季>夏季>春季,但季節差異不大;2014年春季海水COD含量明顯的高於夏季和秋季,查閱當年的降水量資料發現,在調查前下過大雨,由於降水徑流將沿岸的汙染物帶入海水中所致。由此可以看出,沿岸河流的徑流作用對海灣海水COD的含量有著明顯的影響。
2012年―2014年五壘島灣COD含量分別為:0.70~1.28 mg/L(平均1.02 mg/L),0.70~1.52 mg/L(平均1.19 mg/L),0.49~2.80 mg/L(平均1.45 mg/L)。三年的數據比較發現,海水中COD的含量2014年>2013年>2012年,表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說明沿岸經濟的發展對海域COD的含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應該加強汙染物排放的管理。
2.3 COD的質量評價
海水中COD 含量是反映其有機汙染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以我國國家II類海水水質標準COD≤3 mg/L進行對其評價[3],汙染指數值>1時視為超標。表2顯示,近3年該調查海域的COD汙染指數介於0.16~0.93,平均0.41。其中2012年春季COD汙染指數介於0.26~0.32,平均0.30;夏季COD指數介於0.35~0.42,平均0.38;秋季COD汙染指數介於0.23~0.43,平均0.33;2013年春季COD汙染指數介於0.23~044,平均0.32;夏季COD汙染指數介於0.32~0.51,平均0.42;秋季COD指數介於0.32~051,平均0.45;2014年春季COD汙染指數介於0.64~0.93,平均0.76;夏季COD汙染指數介於0.17~0.32,平均0.21;秋季COD汙染指數介於0.34~0.64,平均0.48。由此可以看出,春季、秋季COD汙染指數2012年<2013年<2014年,表現出逐漸升高的趨勢;夏季COD汙染指數2012年<2013年>2014年,沒有明顯趨勢,這是由於春、秋季是平水期,年際降水差異不大,而夏季是豐水期,每年的降水量不同,母豬河和昌陽河等徑流量以及沿岸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的汙排放量不同,對海域的影響亦造成差異。
3 結論
2012年5月―2014年10月的五壘島灣海域水質COD含量調查結果如下:
調查期間,COD含量介於0.49~2.57 mg/L,平均值為1.22 mg/L,2012年<2013年<2014年,表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
COD含量空間分布上表現出由北向南逐漸降低以及近岸水域高於遠岸水域的趨勢。這與受母豬河和昌陽河等徑流以及沿岸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的汙染源影響吻合。
該調查海域近3年來的COD汙染指數介於0.16~0.93,平均0.41,各站位均到達國家II類海水水質標準,未出現超標現象。
參考文獻:
[1]
DAI MINHAI, GUOXIANGHUI, ZHAI WEIDONG, et al. Oxygen depletion in the upper reach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during a winter drought[J]. Marine Chemistry, 2006, 102: 159-169
[2] Kawabe M, Kawabe M. Factors determining chemical oxygen demand in Tokyo Bay[J].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1997.53: 443-453
[3] 呂俊傑,楊浩,陳捷,等.滇池水體 BOD5和 CODMn空間變化研究[J].中國環境科學,2004 ,24( 3) : 307-310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17378.4-1998 ),海洋監測規範第4部分 : 海水分析方法[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3097-1997 ),海水水質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7
——本文由看美女视频软件免费看科技整理發布,內容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謝謝!上海看污免费版app下载科技有限公司為你提供濁度儀(濁度計)、在線濁度儀、餘氯儀、餘氯分析儀、工業在線pH計、cod測定儀、pH計等多種水質檢測儀,水質分析儀,歡迎您前來選購,看美女视频软件全部免费科技竭誠為您服務!
水質檢測分析儀
熱銷儀器
儀器知識百科
- 濁度儀分哪幾種
- [濁度儀]濁度儀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 餘氯檢測分析鄰聯甲苯胺法和DPD法的比較
- 黃豔出任建部副部長 或任京津冀區域規劃主協調
- 淺談飲用水中二氧化氯消毒技術及其副產物影響
- 淺談水質監測分析中高錳酸鹽指數分析的注意事項
- 水庫水質現狀檢測及汙染源分析
- 飲用水氯製劑消毒效果的衡量指標和檢測方法
- 二氧化氯發生器在宣鋼生活水廠的應用
- 探討二氧化氯在飲用水中消毒副產物的生成情況分析
- 湖水濁度高光譜定量反演模型
- “十三五”時期上海衛星導航產業年均增速將達
- 生活飲用水水質三大指標不合格情況分析
- TDS水質標準是多少?
- 餘氯的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 《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的測定》新舊標準的探討
更多>>
相關儀器